| |||||
|
|||||
新春到來之際,記者走進正在建設的巴拉水電站,該電站是大渡河干流水電規劃“3庫28級”的第2級水電站,位于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馬爾康市日部鄉境內。 在藏語里,日部鄉意為“山坡上的官寨”,海拔2700米,距馬爾康市城區128公里,是全市條件最艱苦、路途最遙遠的偏遠鄉鎮之一。 而有這樣一條路,一頭深嵌于原始的雪山森林,一頭延伸至繁華的現代都市。它依偎著蜿蜒洶涌的腳木足河,串起了一座座大山、連起了一個個鄉鎮,織就了脫貧致富的鄉村振興夢。 拓寬“對外之路” 熱足橋位于梭磨河峽谷端口,是日部鄉對外交通的咽喉要道,也是連接國道317線的重要樞紐。全長約97公里的四級公路單車道,卻承載著馬爾康市日部鄉、康山鄉、草登鄉、沙爾宗鄉和腳木足鄉居民通往外部世界主要通道的使命。 這條看似尋常的道路,實則面臨諸多挑戰。地形復雜、地勢陡峭、臨河臨邊,加之腳木足河河道的蜿蜒曲折,導致原有道路狀況不容樂觀。 狹窄的路面、頻繁出現的連續急彎,都使得該路線僅能滿足單一車輛行駛,錯車困難,交通堵塞頻發,既影響正常通行,又對行車安全構成嚴重威脅。 為改善當地村民出行條件,進一步推動“精準扶貧”工作的深入開展,電建水電開發公司在巴拉水電站項目籌備初期,便果斷決策,對日部鄉至熱足段道路進行改建加固。通過增設錯車道300余處,拓寬部分轉彎段的轉彎半徑,有效緩解了會車難題,而路基擋墻的加固,也為確保行車安全打下堅實基礎。 重新改建后的道路,在群山之間宛若銀蛇蜿蜒,不僅保障了沿線5個鄉鎮村民的交通出行,還顯著提升了道路的通行能力,為當地居民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,更為當地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。 連通“致富之路” 日部鄉射江村地處腳木足河中上游的兩岸,地勢險要,交通閉塞,緊挨原始森林,為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當時唯一一個未通公路的行政村。 村子距離日部鄉將近15公里,這15公里意味著什么呢?意味著顛簸的山路、飛揚的塵土、滾落的飛石,有時一場雨就可能切斷村子的對外聯系。這15公里成了橫亙在射江村脫貧路上的最大障礙,是村民通往好日子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 為了幫助村子脫貧、助力國家脫貧攻堅戰,電建水電開發公司按照地方“村村通公路”規劃,提前籌劃、積極推進工程道路建設,并延伸6公里,打通到射江村兩岸的通村路。 “要想富,先修路,這話可一點不假。路通了,娃娃能上學了,東西能賣出去了,村子距離脫貧就不遠了!”時任日部鄉黨委書記的羅爾特曾這樣說道。修通這條路,成了射江村百姓最大的期盼。 通村路于2015年開始建設、2017年基本完工,加上協同進行建設的110kV輸電線路,射江村從此結束了無路無電的歷史。一切都像羅爾特書記設想的那樣,雪山草地的汽車轟鳴,奏響了當地脫貧致富的號角。 人悅于行、貨優其流,高質量的牦牛肉、野生菌、蟲草、川紅花順著這條路送到了全國各地,“雅拉神山”牌紅皮土豆甚至賣到歐洲。 依托這條路,日部鄉也逐步探索出了“大棚時蔬+牲禽養殖+林下經濟”為一體的村集體經濟發展模式,以及“農戶+基地+加工業”的產業布局。 路修好的2018年,射江村也摘掉了貧困村的“帽子”,2021年該村人均純收入達到1.6萬元。如今,通村公路已全面完成硬化工作,公司也實現了路要“由通到暢再到好”的愿望與承諾。 搶修“生命之路” 2022年6月10日凌晨,劇烈的抖動晃醒了沉睡的大山和酣眠的人們,馬爾康市草登鄉先后發生5.8級和6.0級群震地震,巴拉水電站項目營地所在的日部鄉震感強烈。 由巴拉水電站主要參建單位人員和工程機械組成的搶險突擊隊,迎著第一縷曙光緊急趕赴震中。在現場勘查后,突擊隊結合實際情況,制定了“隨斷隨搶、隨搶隨通”的搶險策略,冒著飛石陣陣,爭分奪秒地疏通了省道S220主干道。 在地方政府的統一調度下,搶險突擊隊成功搶通道路約44千米,清理大小塌方30余處,清掃土石方1.6萬立方米。期間,他們數次與生命危險擦肩而過,終于在6月11日14時,與下游搶險隊伍勝利會師,馬爾康市通往震中的“生命線”全部搶通。 災難會改變自然界的生態平衡,也會展示一個群體的優秀本色??拐鹁葹钠陂g,電建水電開發公司累計投入搶險救援隊伍累計387人次,車輛、機具、裝備累計投入337臺(套),搶險救援費用160余萬元,發揚了 “干一個項目,做一方守護”的實干精神,以實際行動展現了國企擔當。 一條玉帶連日部,雪山草地展新顏,這句話是對電建水電開發公司多年來勇擔扶貧職責、助力鄉村振興的真實寫照。通過巴拉水電站的建設,帶動當地產業發展,安置百姓就近就業,全面激發了地方社會經濟發展新活力,日部鄉由偏遠變成開放,人頭攢動,車水馬龍,儼然已經成為“繁榮鄉村示范、企地融合共建”的代表性鄉村集鎮。 新年新征程,電建水電開發公司將持續深化企地共建成果、共謀發展新篇,全力推進當地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。修路亮燈興產業,振興路上再揚鞭。 | |||||
【打印】【關閉】 | |||||